夏季如何预防中暑,这份防暑知识请收下!!!
热浪来袭
西瓜空调安排上~
但同时大家
也要谨防高温中暑!
<<<<<<<<<<
· 什么是高温?
我国气象学上,高温是指日气温达到35℃以上的天气。
· 什么是热浪?
我国气象上将连续3天以上气温达到35℃及以上
或连续两天气温达到35℃及以上并有1天气温达到38℃及以上的天气过程称为高温热浪。
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高温热浪标准。<<<<<<<<<<
高温热浪与中暑
<<<<<<<<<<
· 为什么会中暑?
高温、高湿、强热辐射天气可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、水盐代谢、循环系统、消化系统、神经系统、泌尿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,一旦超过机体适应范围,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紊乱,则可能造成体温异常升高,从而导致中暑。
· 哪些人群容易中暑?
·运动员·户外工作人员·慢性病患者·老年人·婴幼儿
· 中暑主要发生在什么地方?
气温高、湿度高及通风差的环境易诱发中暑。
例如通风差的高温车间,农业生产及露天作业时,
人群拥挤、产热集中、散热困难的场所。
<<<<<<<<<<
中暑有哪些症状
<<<<<<<<<<
· 有哪些表现?
1、先兆中暑:在高温环境工作或生活一段时间后,
出现口渴、乏力、多汗、头晕、眼花、耳鸣、头痛、恶心、胸闷、心悸、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。
此时体温多为正常或略偏高。
2、轻度中暑:除上述病症外,体温38℃以上,面色潮红,胸闷,
或有面色苍白,恶心、呕吐、大汗、皮肤湿冷、血压偏低、心率加快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。
3、重度中暑:除上述症状外,出现昏倒痉挛,皮肤干燥无汗、体温40℃以上等症状。
一旦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拨打120尽快去医院,千万不要自行前往。
重度中暑:可分三型:
热痉挛:主要表现有严重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,以经常活动的四肢及腹部等肌肉为多见。
常发生于炎热季节刚开始尚未热适应前。多见于在高温环境从事体力劳动而有大量出汗的年轻人。
热衰竭:常发生在老年人及未能热适应者,起病较急,先有眩晕、头痛、突然昏倒
平卧并离开高温场所即清醒。患者面色苍白,皮肤冷汗,脉弱或缓,血压偏低但脉压正常。
热射病: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、无汗和意识障碍。体温迅速增高达41℃以上
出现嗜睡、淡忘和昏迷。皮肤干热,无汗,呈现潮红或苍白,脉搏加快
血压下降,呼吸快浅,四肢和全身肌肉可有抽搐。
中暑如何急救
<<<<<<<<<<
先兆或轻症中暑:
1.立即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处或电扇下,请移至空调室,以增加辐射散热。
2.给予清凉含盐饮料;可选服人丹、开胸顺气丸等,用清凉油或风油精涂擦太阳穴、合谷等;
体温高者给予冷敷或温水擦浴。经上述处理后30min到数小时内即可恢复。
重症中暑一定要及时转送医院救治,否则后果严重。
<<<<<<<<<<
如何预防中暑
<<<<<<<<<<
1、老年人:老年人是热浪袭击的保护对象。老年人中特别有心血管疾病等易患中暑者,
在夏季应少外出活动,衣服薄而宽松,多饮水,经常淋浴。
2、孕产妇:可采取在高温期间尽力向每位孕产妇进行防暑知识教育,
破除不通风、不洗脸、不刷牙等旧的习俗,一旦孕产妇出现中暑的前驱症状
应立即将其放在阴凉通风处,凉水擦身,然后急送医院救治。
3、室外作业、剧烈运动者:要适当调整作业时间,要有遮阳设备,
补充足量含电解质的饮料,尤其要避免由空调状态快速进入高温环境,以防发生意外。
4、夏季坚持耐热锻炼,提高耐热力。
5、合理安排工作,注意劳逸结合。
6、注意关注高温预警,提前做好预防。